立夏过后,气温明显回升,植物开始茂盛,儿童生长发育也到达旺盛的季节
中医认为夏季与心气相通,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夏季是养“阳”的最好时刻,阳气足则百病消。中医理论指出,人的五脏中,夏季应“心”,属火,因此夏季养心是关键。
炎炎夏日,如何帮助孩子们健康度过呢?
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儿童中医养生的奥秘,看看如何通过饮食调护与推拿按摩,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健康屏障。
一、调整作息养心神
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、意识、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,心气旺盛则活动正常,心气不足则常见疲乏易累,情绪低落等临床表现。心火亢盛则多见注意力难以集中、夜寐不安、夜啼易惊,心火下移小肠则见小便短黄、频数等的临床表现。
因此,在养生方面,也需主要生活作息规律,养成午休的好习惯,午睡时间以1-2小时为宜,规律的午睡对小儿大脑发育及身高发育均有好处。同时,中医认为人的生活作息也应顺应节气,夏季白天长,夜晚短,因此,作息也应顺时而为,应早睡早起,多晒太阳,养护阳气。
二、顾护脾胃养心血
《济阴纲目》指出“脾气入心而变为血,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”,认为人体从饮食中获得的营养物质经过脾胃消化吸收,将其中精微物质上输于心,奉心气而化赤,从而生成血液。
而夏季炎热,小儿难免贪凉,因此,应少食用生冷苦寒及肥甘厚味之品,增加脾胃负担,损伤脾胃阳气。夏季饮食可多食水分充足的瓜果蔬菜,如莲子、苦瓜等。同时,夏季天气炎热,食物易出现腐败,因此,在喂养时更需格外注意食品安全问题。脾胃损伤则水谷精微不足,心气不足从而出现乏力、疲倦等临床表现。
三、适度运动养心阳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说:“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夏季作为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,夏季养阳更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阳气旺盛则外邪无法入侵体内,因此,养护阳气也正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途径。
然而,夏季由于气候炎热,许多人因为怕热出汗等,整日在空调房中,活动量减少,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常见四肢冰冷、头晕头疼等症状。对于儿童运动方面,正如明代中医儿科大师万全所言“无风频见日,寒暑顺天时”。因此,在夏季阳光相对柔和的时间,应鼓励儿童适度运动,升发阳气,促进生长发育。同时,中医认为“汗为心之液”,因此,在运动的同时也应观察儿童出汗量,避免暴汗,损伤心阴。
四、中医特色治疗
1、中药贴敷
化滞贴:具有消食健脾,舒气化滞的作用,适用于消化不良,积食,口臭的患儿;
温阳贴: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,适用于过食生冷后出现腹痛、腹泻的患儿。
2、小儿推拿
除了饮食调护,小儿推拿也是立夏节气养生的重要一环。推拿按摩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,还能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。以下是一些适合夏季的小儿推拿方法:
捏脊:沿着孩子的脊柱两侧,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皮肤,边捏边向上推进。捏脊可以刺激脊柱两侧的穴位,调和脏腑功能,增强孩子的免疫力。
逆揉小天心:小天心位于大鱼际小鱼际交点,凹陷处。用一只手固定小儿手掌,掌心向上,用另一只手的拇指、食指或中指指端逆时针按揉。具有宁心安神之功,对于心火亢盛所致的目赤肿痛、口舌生疮、惊惕不安的儿童具有较好疗效。
顺摩腹:轻轻揉按孩子的腹部,顺时针方向进行,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,缓解腹胀、便秘等问题。
3、食疗养生
在夏季,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具有清热解暑、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。例如,绿豆汤清热解毒,冬瓜薏米汤利尿消肿,凉拌黄瓜爽口开胃。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,还能帮助孩子们应对夏日的炎热。
养生小贴士
除了饮食调护和推拿按摩外,家长们还要注意让孩子们保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;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;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勤换衣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总之,夏季是孩子们养生的关键时期。家长们要关注孩子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,结合中医养生方法,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让我们一起努力,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、快乐的夏天吧!